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参观了凡主题公园、树立善廉传统文化——外科第六党支部“红色打卡”

发布日期:2023-07-31

    按照医院庆“七一”活动安排,2023年7月18日,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外科第六党支部组织党员深入宝坻区了凡善廉文化主题公园,开展情景式、体验式的“红色打卡”,自觉接受党性锻炼和廉政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结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来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宝坻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会议精神和中央、市委有关部署要求,深入挖掘“文宝坻”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近日来,宝坻区厚植城市廉洁思想,打造“廉洁地标”,了凡善廉文化主题公园盛大开园。2016年4月,了凡公园正式开工建设,定位为市民公园。2022年3月,经区委、区政府批准,由区纪委监委牵头对了凡公园进行整体优化提升,采用柔性植入、有机融合的方式,以挖掘展示了凡善廉思想为主线,为公园“塑形”“赋魂”。了凡善廉文化主题公园总占地262.85亩,是宝坻新城五大公园之一。其中水域面积64亩,水系相连,循环往复,从空中俯瞰,恰好构成一个“善”字形。

    袁黄自公元1588年至公元1592年任宝坻知县,到任时五十六岁。明代宝坻为“九河下稍”,东南直通大海,西部香河等地每遇大水泛滥,沥水要流经境内入海,使本已成灾的宝坻灾上加灾。另有海潮倒灌,不能泄下,常常是十年九涝,百姓苦不堪言。面对宝坻地瘠民穷、弊政冗多的现状,袁黄实施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举措。众多积年的顽政痼疾被革除,宝坻贫苦百姓的负担大为减轻。根据宝坻低洼滨海的地理环境,兴修河道,疏导沥水入海。直到现在,宝坻还存有袁公坝、窝头河、箭杆河故道、袁公渠、袁公桥等当时治水旧址。堂内浮雕表现的是袁黄劝农的场景。当时宝坻的水稻引种,是现今的天津地区首次出现,比《农政全书》作者徐光启来津试种还要早20年,因此,袁黄被称为“天津南稻北种第一人”。

    袁黄在任期间,号召百姓开垦荒地,使大片草滩变成良田;平治水田,把江南种稻之法引入宝坻;编著农书,将先进耕作技术传给民众;奖掖农桑,使百姓勤于耕织;兴教励学,使宝坻文风鼎盛;轻刑诲囚,使各自改过新生;施行教化,使士民重德知耻;扶危济困,上万人得脱灾厄,宝坻百姓的生计和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呈现了建县后少有的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的好局面。

    袁黄因在宝坻政绩卓著,上调兵部。宝坻民众十几天前就不约而同到袁黄登船处送行。离别时,空城相送,百姓依依不舍,直至深夜,岸边跪送良久。袁黄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不仅为宝坻人留下了《劝农书》《京都水利考》等农学水利专著,还在政务之余编著刊刻出版十多部多学科著作。离职回乡后,又编著《嘉善县志》等多本著作。袁黄一生编著书目有二十多种,达数千万字,其中一些著作今天仍被学界所重视。

    袁黄虽然为官,但家里并不富有,可是却非常喜欢行善布施。他奉行“功过格”的方法,也就是把每天所做的事情,按其善恶的性质分别记录为功过,再根据善恶的大小记录功过数,这是一种“隐恶扬善”“迁善改过”,进行道德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的一种方法。期间,袁黄写下四篇文章,当时命名为“戒子文”,用来训诫他的儿子,这就是后来广行于世、影响极大的《了凡四训》。《了凡四训》由“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组成。在《了凡四训》里,袁黄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告诫世人不要被“命”束缚手脚,要自强不息,改造命运。《了凡四训》问世以来,深受世人的推崇,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对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改造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

    2018年11月6日,袁黄(了凡)纪念馆被天津市妇联授予“天津市家教家风创新实践基地”称号。2019年1月15日,袁黄(了凡)纪念馆被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凡善廉文化主题公园的建成开园,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宝坻文化品牌,点亮了“廉洁地标”,是宝坻发展的金名片、金招牌,为宝坻高质量发展凝聚起更多的正能量,更成为宝坻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文化节点。

    全体党员参观了公园,深刻了解到公园以“了凡善廉文化”为主题,秉持“步步有美景、处处见文化”的设计理念,融合古典建筑和现代造园艺术,精心规划建设了凡善廉文化展馆、四训廊、袁公亭、怡杏轩等建筑景观节点,以及多组体现了凡善廉思想和实践的原创雕塑,辅以园路、汀步、小桥等相互连接贯通,体现了凡先生在宝坻期间清廉从政的一贯风格,巧妙将了凡廉洁文化思想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融为一体,赋予了城市休闲公园“善廉”新内涵。并在了凡文化展馆前与了凡先生塑像合影留念。了凡善廉文化展的一副对联:“立身善为本、本固则道生;行道廉作根、根壮则身正”深深印在党员的心中。党员们纷纷表示,要以了凡先生为榜样,以苏红军副院长的医师大会报告为指导,找差距,补短板,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群众就医体验。时刻坚持“求实 敬业 仁爱 奉献”的医院精神,不断推动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期待,更好地推进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1. 附件列表: